接下來說一下托輥軸承座的質量要求和工藝措施:
一.檢查。 1、零件(包括外購件)經檢驗合格后應符合圖紙要求; 2、托輥體軸承座內部需要仔細清潔,不得有雜物殘留。
二. 添加油脂。 1、密封圈內腔填充鋰基潤滑脂,用于采礦; 2、在軸承的2/3處加入同樣的潤滑脂; 3、內外密封各加1/2腔鋰基潤滑脂。 4、密封盤與內擋圈之間的腔內填充鋰基潤滑脂,用于礦用; 5、外擋圈凹槽填充2/3的礦用鋰基潤滑脂。
三、壓合。 1、用自動滾壓機將密封圈和軸承壓入軸承座。注意軸承用于KA系列大游隙托輥軸承時,軸承的安裝方向需要使尼龍保持架朝外(軸端方向),軸承裝入托輥體后,應保持適當的游隙不被壓碎; 2. 用點動(輕壓)將內密封圈壓入軸承座,當它接觸到軸承外圈時停止壓力。檢查潤滑脂情況,如果被壓頭擠出,則補充潤滑脂; 3、將內、外擋圈依次壓入軸承座內,輕壓至與內密封圈接觸,立即停止施壓; 4、托輥組裝完成后,需要檢查轉動是否靈活,并檢查調整擋板與擋圈之間的間隙。全壓裝過程中,密封件不得損壞或翻邊,內、外密封件嚴禁拼裝在一起。
托輥軸承座溫度的任何變化都會對其產生影響,高溫通常表明沖頭軸承座處于異常狀態,高溫也會損壞沖頭軸承座的潤滑劑。因此,我們需要時不時地對其進行檢查,以確定是否正常運行。沖頭軸承溫度高的常見原因包括:潤滑不足或潤滑過度;潤滑劑中的雜質;沖頭軸承負載過大;沖頭軸承間隙不足、油封摩擦大等。因此,無論是測量沖孔座本身還是其他重要部位,都需要對沖孔座的溫度進行持續監測。滾動軸承座的良好密封要求對零部件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,確定零部件的結構和密封,使滾動軸承座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。同時,通過增加迷宮的間隙和長度,提高了密封效果,延長了托輥的使用壽命。